6款VB評估玩具大盤點 | 不僅好玩,還能教你輕松計分!


作者 / 王昱丹
編輯 / 教研院
在對孩子進行VB評估時,強化物是必不可少的:好玩的玩具、喜歡吃的東西、多彩的活動......都是孩子配合我們進行評估的動力。大家千萬不要小看玩具,它除了能獎勵孩子,還能幫我們完成一些評估項目,例如:提要求、命名、視覺配對、獨立游戲、聽者反應等。如何把好玩的玩具利用起來,在玩中計分,本期教研院會給大家帶來一些玩具及使用思路,希望能幫到大家,話不多說,上玩具!
玩具名稱:兔寶寶魔術箱
玩具簡介:
這是一種2歲以上兒童玩的玩具,由四塊積木及60張題卡組成,孩子可以根據題卡中的圖案進行搭建,題卡有4種難度60個造型。
評估情景:
在面對能力比較弱的小朋友,我們可以將玩具簡單化,拋開題卡,單純將積木摞高再推倒、將小兔子放進藍色積木盒等方式,增加玩具趣味性,提高孩子玩玩具的動機,當孩子喜歡玩后,可以利用玩的過程進行提要求的評估,觀察孩子是否可以說出或指出自己想要的積木,也可以把兔子收起來,觀察孩子能否對缺失物提要求;評估師也可以拿著可愛的兔子積木,讓孩子命名兔子的耳朵等身體部位;在孩子玩玩具時,評估師可以通過觀察,獲得視覺配對和獨立游戲的評估機會,例如:孩子是否能進行鉗形抓握、能否持續注意玩具、能否把兔子放進積木箱再倒出來等。
在面對能力能力比較好的小朋友,便可以利用自帶的題卡啦,評估師可以和孩子進行輪流搭建的游戲,輪到孩子的時候觀察孩子是否可以提要求“該我了”,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同時評估孩子是否有按照圖紙搭積木的能力;也可以設置場景,藍色積木盒是小兔子的家,紅色積木是床,黃色積木是馬桶,當把兔子放倒后,問孩子小兔子在干什么,從而進行動作命名的計分;此外,可以把兔子放進藍色積木箱里,放在紅色積木上,問“兔子在哪里”,評估孩子是否能夠進行介詞的命名,反之,評估師也可以給予孩子指令“把兔子放在藍色積木箱里”,測試孩子能否做出相應的動作;在玩這種玩具時,我們也可以進行功特類聽者反應的評估,呈現這幾塊積木,給予指令“找會跳的”,測試孩子能否指認兔子。
適用評估領域:
提要求、命名、視覺配對、獨立游戲、聽者反應、功特類聽者反應。
玩具名稱:八面體玩具箱
玩具簡介:
這是一種6個月以上孩子玩的玩具,有像圖中展示的這種六面體,也有八面體,每一個面都有不同的玩法,孩子可以通過觸碰、敲擊、開、關、按,獲得有趣的聲音、彩色的燈光,也可進行一些場景類的游戲。
評估情景:
由于玩具箱的可玩之處很多:投積木、錘子打球、按鍵盤、彈琴、開門、敲鼓、轉齒輪......所以大部分孩子在看到它的時候都會主動觸碰,此時評估師就可以開始評估了,比如根據觸碰的時長及鉗形取物情況進行獨立游戲1M和視覺配對2M的評估,同時評估師也可以利用每一面的物品引導孩子進行簡單的命名(門、大樹、猴子、獅子)評估,例如用比較夸張的語氣說“哇你看我找到了什么!”,評估師也可以給予孩子積木塊,觀察其是否能夠把玩具箱里的東西拿出來或放回去來進行因果關系的游戲,玩具箱還可以進行功能性游戲及假扮游戲,例如打電話、照鏡子,彈琴,也可以用這些活動進行聽者反應的評估。
適用評估領域:
提要求、命名、視覺配對、獨立游戲、聽者反應。
玩具名稱:小豬佩奇過家家
玩具簡介:
這是一種適合2歲以上孩子玩的、圍繞《小豬佩奇》動畫片展開的組合類玩具,通過家、幼兒園、游樂場等場景,讓孩子進行假想性游戲。
評估情景:
由于這種玩具很貼近家庭場景,因此可以利用它來進行常見物品及人物動作的命名,例如老師在與孩子進行游戲時,詢問孩子“你看,佩奇家里都有什么呀”,評估孩子是否能說出“燈、窗子、床、窗簾、沙發......”,當老師扮演的喬治在上樓梯時,老師可以詢問“佩奇,你看我在干什么”,測試孩子能否正確進行動作命名;評估師也可以根據孩子的能力,對孩子進行提要求的評估,根據孩子的動機做出相應的行為,例如老師說“哦,我關燈了,屋子要變黑嘍”,觀察孩子能否說“開燈”;在進行視覺配對的評估時,我們可以進行分類的評估,在呈現10個物品時,孩子能否把沙發和床或把牛奶和可樂放在一起;在聽者反應方面,評估師可以根據條目呈現特定數量的物品,使用一些更貼近自然情景的指令,例如“佩奇睡覺吧”、“給我一個沙發”等判斷孩子是否具備指認及完成動名詞指令的能力;由于玩具內所含配件較多,因此可以利用配件進行按數取物的項目評估,“給我3只小豬”、“給我5張桌子”等;此外,很多獨立游戲的項目都可以通過玩的過程進行評估,比如是否能夠讓佩奇滑下滑梯(功能性的玩玩具)、能否組裝家、游樂場等(組裝多部件玩具)、能否假裝喝水/上課(假扮游戲),除了以上為大家提供的領域,還有很多可以挖掘的評估項目,評估師們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和想象力,使玩具的玩法和用法更加豐富。
適用評估領域:
提要求、命名、視覺配對、獨立游戲、聽者反應、功特類聽者反應、數學、模仿、社會行為和社會游戲。
玩具名稱:沙灘戲水玩具
玩具簡介:
沙子和水是孩子們的最愛!多大的孩子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的樂趣,這種玩具的特點是可以兩用,既能玩沙也能玩水,并且根據不同的活動發展不同的手部動作,在水中我們可以釣魚、劃船,在沙子中我們可以鏟土、堆城堡,多部件組合,使孩子在玩具本身外還能探索更多其他樂趣。
評估情景:
能力比較弱的孩子可以捏、觸摸沙子,把玩具放水里再拿出來、釣魚、鏟土,由此獲得一些獨立游戲領域的得分(獨立游戲1-3M、5M),在這個過程中,評估師可以穿插其他領域的評估,例如在堆沙堡時,可以評估孩子能否命名鏟子、沙子。
對于能力比較好的孩子可以尋找自己需要的工具、把傘插在小島上、用沙土對一個城堡來獲得得分(獨立游戲6-7M);同樣在這個過程中,評估師可以進行動詞命名的評估,例如在玩水時,可以評估孩子能否命名釣魚、劃船等,也可以通過示范玩沙子,評估孩子能否模仿他人進行物品操作和多步驟操作(模仿6M、8M);評估師也可以將鏟子收起來,評估孩子能否對缺失物提要求(提要求6M)等;此外,由于這種玩具具有很多部件及可以延伸出很多其它玩法,因此可以使用這種玩具進行社交領域的評估,借由其他同伴的加入,評估師可以觀察他們是否能夠一起玩水、堆城堡、組裝玩具,如果孩子出現對同伴說“我要魚竿”或回應了同伴要鏟子的要求達一定數量,那么也可以在這個領域得分(社交7-9M)。
適用評估領域:
提要求、命名、獨立游戲、聽者反應、模仿、社會行為和社會游戲。
玩具名稱:堆疊玩具
玩具簡介:
堆疊玩具的種類有很多,這種蝸牛堆疊跟其它玩具的不同在于它涉及了很多玩法,除了把積木堆在柱子上,還可以把所有小蝸牛連在一起、把積木放在相應的蝸牛上面等等,從而發展孩子拼插、抓握等精細動作。
評估情景:
當拿到這款玩具時,評估師可以搭配一個背景故事,從而使這個玩具更加有趣:現在剛下完雨,有四只小蝸牛,它們一起出來找食物,現在請你幫蝸牛找它喜歡吃的東西吧!
對于能力較低的孩子,我們可以呈現只有一個圓柱的蝸牛,觀察他能否把積木掛在柱子上,或者只給孩子積木,觀察孩子能否進行堆疊,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實現視覺配對1-4M的評分;當孩子表現出對玩具的動機時,評估師可以進行物品及缺失物提要求,例如:如果孩子想將積木掛在柱子上,那就將蝸牛收起來,只留積木,觀察孩子能否向評估師要求積木。
對能力比較好的孩子,我們可以把蝸牛連起來之后對其提問“紅蝸牛(最上面呈現的顏色是紅色)在哪里”,孩子需要回答“在黃蝸牛的前面”,反之也可以進行聽者反應的評估,孩子需要根據評估師指令將蝸牛放在指定位置。
適用評估領域:
提要求、獨立游戲、命名、聽者反應、模仿、視覺配對。
玩具名稱:多功能畫板
玩具簡介:
市面上有很多不同類型的畫板,通常畫板由滑動按鈕、畫筆、板面三個部分組成,一些畫板會有印章,可以把不同的形狀印在畫板上,增加畫板本身的趣味性,當想要修改或抹掉時,滑動底部按鈕就可以,方便孩子進行涂寫。
評估情景:
當面對能力比較弱的孩子,評估師需要先示范玩具的玩法,調動孩子的動機,當孩子出現伸手朝向或注視畫板時,觀察孩子能否用恰當行為提要求,從而進行提要求的打分,在孩子與畫板互動的過程中,評估師即可以進行獨立游戲及視覺配對第一階段的評估,例如:注視玩具的時長、操作玩具的時長等,相比于其他玩具,這種玩具的一個特點是,評估師可以利用畫畫的模式來讓孩子完成一些命名的項目:例如,“我們來玩小小魔術師的游戲,你來當魔術師,我來當畫畫的人,說出來我畫了什么就可以把它變沒”,之后評估師可以畫一朵云/花/小草,當孩子命名后自己滑動按鈕,讓評估更有趣味性一些。
對于能力比較好的孩子,評估師可以利用畫板進行書寫、閱讀、數學項目的評估,評估師可以先畫一些樣本,測試孩子能否進行仿寫及仿畫,也可以在畫板的不同位置畫“ABCDE”/簡單的漢字(山、水、火等),給予指令測試孩子能否正確指認,除了閱讀,評估師也可以畫數字,對孩子進行數學的測試。
適用評估領域:
提要求、獨立游戲、命名、模仿、視覺配對、書寫、數字、閱讀。
說了這么多,大家是不是發現玩具不僅好玩,還能幫我們不少忙,除了系統的評估工具可以進行評估,玩具同樣可以完成一部分項目,不僅可以通過玩玩具來對獨立游戲進行計分,還可以實現其它項目的打分,大家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意,讓評估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