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大技能,提升孤獨癥孩子的同伴交往能力


荀子說:"人之初也,不能無群“,同伴交往能力是人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孩子成長過程中,3歲之前主要以家庭為主,交往對象更多的是父母或祖輩,而3歲以后,大部分孩子進入幼兒園,到了一個擁有很多同齡伙伴的環境中,他們需學會同伴交往才能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而對于孤獨癥孩子來說,社交障礙是家長最大的煩惱。害怕孩子被孤立,怕孩子做出極端舉動傷害到別人,怕孩子因溝通障礙問題被人誤解……可以說,在孤獨癥孩子不在父母身邊的每一刻,家長都不放心。那要如何幫助孤獨癥孩子正確地與同伴交往?教研院來分享4大技能,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1 同伴提要求
當小朋友的個人技能得到發展之后,我們需要把提要求的技能泛化到同伴之間。比如說他可以向家長提要求,那么也可以向同伴尋求幫助、要求游戲。
但是在幼兒園與學校的大環境中,班級老師可能沒有辦法抓住小朋友的提要求動機,讓他能向同伴提要求, 那么可以嘗試在機構的合訓課或集體課中練習這樣的技能。
比如可以和家長溝通,機構中尋找能力匹配的孩子或者是合適的集體,在小集體中先進行同伴之間的游戲,比如完成拼圖,或者是比較簡單的類似于“老狼幾點了”這類游戲。
建議先從桌面開始進行,比如我們把拼圖放在桌子前面,然后把拼板放在一個地方,那么一個小朋友拿著拼圖,一個小朋友拿著拼板,提前定好規則。小朋友A要向小朋友B索要拼圖,大家一起合作,完成整塊圖。
當A說“我想要一塊蘋果拼圖”,然后B把拼圖給A,A把拼圖鑲嵌到了拼板上,其實就是完成了第一次的提要求以及小小的兩人之間的互動合作。
游戲開頭,可以去強化我們的A小朋友,夸獎他說“你特別棒,你自己跟小朋友一起主動玩游戲了,自己跟小朋友提要求了,自己向小朋友要物品了”等此類形式。
剛開始做這項任務的時候,每當小朋友向同伴提一次要求,我們就給予強化。之后,當他能向同伴提兩次要求了,我們再給予強化,以此類推??梢园盐覀兊拇鷰胖贫纫布尤氲轿覀兊慕虒W中。
我們除了可以玩拼圖以外,還有類似畫畫(互相要彩筆)、互相搭積木等等比較靠近桌面的游戲,然后我們再慢慢泛化到遠距離的游戲,比如說像 “老狼老狼幾點了”,這些游戲也是一種提要求的游戲。
那么在做這類型的游戲時,先從近距離的同伴提要求,泛化到遠距離的同伴提要求。
02 同伴的聽者回應
“同伴的聽者回應”指的是:當同伴向你提出要求的時候,一定要給對方一個回應,不管這個回應是眼神、語言表達,還是肢體動作。
在練習這個技能時,同樣,我們拿剛才的“合作拼拼圖”來舉例。A小朋友拿著拼圖,B小朋友拿著拼板,那么這一次是C小朋友向A小朋友提要求。
Step 1:
A要根據C提出的指令要求,拿相應的拼圖給B,這時B會說“我想要一塊紅色的拼圖”。
當注意力集中的時候,其實A是聽到對方的指令了,但他并沒有做出反應。
那么這時可以輔助問“他剛剛說什么了”,可能小朋友會告訴你“她想要一塊紅色的拼圖”。父母要給他一個全口語的提示,幫助他拿紅色的拼圖給同伴。
Step 2:
第二次,當B說“我想要一塊黃色的拼圖”,可以給A一個半口語提示 “他要什么”,然后A把黃色的拼圖給B。
Step 3:
第三次,當B說“我想要一塊藍色的拼圖”,老師可以用手勢去指一指,那么A把拼圖給B,下次B再提要求的時候, A就可以自發地將拼圖拿給對方。
至此,我們就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同伴間的聽者反應訓練。我們的輔助一直在逐步撤銷,并且成功了。
03 同伴分享
“同伴分享”指的是關注度的分享,包括:吸引他人關注、關注他人。
比如:在一個集體環境中,有一個小朋友說“你看,今天我穿一條紅色的裙子”,那么這時我們的孩子就需要關注對方。當我們的小朋友有一些好玩的事情時,他也要主動分享“我這里有……”能成功吸引到同伴的關注。
在練習這個技能的時候,推薦一個游戲叫做“藏東西”。
老師可以提前把小朋友的一樣熟悉的玩具藏起來,那么到底是全部的掩蓋,還是掩蓋一半,就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去設定。那么這時要告訴孩子游戲規則(你要把這樣東西找出來)。
老師可以先示范一遍:在孩子的面前去找物品,然后很夸張地說“你看我找到了這輛小汽車”,當小朋友看著我們的時候,我們可以夸獎她“你好棒,你在聽我的故事,你看我了,你來跟我分享我的快樂”,用不同的語言或者是不同的形式強化他關注的行為。
游戲還可以反過來,當小朋友找到東西的時候,可以給一個很夸張的回應 “哇塞!我看到你那輛小汽車了,你好棒,你找到了它”,我們需要給到孩子一個差別性的強化。
當小朋友已經可以跟老師玩這類分享關注度的游戲后,我們可以邀請一個小朋友來到教室里面玩,然后玩類似的游戲去泛化他跟同伴之間的同伴關注以及同伴的關注分享。
04 介紹游戲規則
當我們玩游戲的時候,剛開始是需要老師來介紹游戲規則的。當小朋友熟練地進行這個游戲的玩耍技能的時候,我們開始讓孩子來講解規則,嘗試讓小朋友來組織游戲。
這樣的話,當他在幼兒園中有小朋友來邀請她玩,或者是他邀請他人參加自己的游戲的時候,他可以能順利的講出簡單的游戲規則來組織游戲。
以上列舉的游戲只是一些例子,我們的小朋友需要大量的包含技能練習的游戲!只有通過大量的練習,才能做到深入的泛化。
剛開始練習這四個技能的時候,可能我們的小朋友的動機不是很強,那么我們可以使用代幣制的規則,需要家長跟小朋友自己根據家庭的條件去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