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醫療腦健康宣布成立“飛帆兒童康復中心”,布局全成長周期全科康復業務


近日,兒童康復領域領軍品牌“北大醫療腦健康”宣布成立“北大醫療腦健康飛帆兒童康復中心”并推出全成長周期全科康復業務。新業務為0-12歲因障礙或者疾病等因素造成日常生活和學業功能受損的兒童,提供包含問診、評估、康復方案、康復訓練、評價會、定期隨訪于一體的一站式服務,同時依照患兒不同年齡梯度提供個性化康復進階方案。
目前,“北大醫療腦健康”旗下擁有“北大醫療腦健康兒童發展中心”、“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北大醫療腦健康飛帆兒童康復中心” (以下簡稱“飛帆中心”)等多個子品牌。新成立的“飛帆中心”將康復服務范圍擴大至早期綜合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和感覺統合治療,針對粗大運動問題、精細動作問題、語言發育遲緩、構音問題、感覺統合失調、注意力缺陷、學習問題、執行功能問題等,為腦癱、中樞協調障礙、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高風險兒童等提供綜合服務。
關注千萬用戶需求,發力早期干預助兒童成長
兒童時期是發展障礙康復的關鍵時期,通過早發現、早干預、早康復,多數發展障礙兒童能顯著改善功能,避免或減輕并發癥和繼發殘疾的發生,為后期入學、就業、融入社會創造條件。據《2020年度兒童發展障礙康復行業報告》統計,我國0-18歲人群中發展障礙患者約3900萬人,目前能為這類孩子提供康復干預服務的機構及康復師呈現總量不足、區域間數量差異較大的情況,而能夠為腦癱、中樞協調障礙、智力障礙、唐氏綜合征、高風險兒童提供早期康復干預及系統性康復訓練的專業機構更是少之又少。
飛帆中心的出現填補了行業這一空缺。在康復方案設計上,飛帆中心以挖掘兒童發展潛力、促進兒童持續成長為目標,在尊重兒童發育規律的基礎上,融合多學科,進行個體化康復服務,從0歲起步,對兒童進行定期發育評估,并在兒童成長不同階段提供無縫銜接的系統性康復方案,這在整個兒童康復行業中并不多見。
聚焦全成長周期康復,國際專家團隊保駕護航
康復課程依據兒童發育規律及各年齡段發展目標,大致分為四個階段:針對0-1歲兒童,飛帆中心提供綜合包裹式的早期干預課程,全方位解決發育風險;到了1-3歲,兒童的運動、語言、感知覺逐漸開始發育,課程則會聚焦提升手功能、步態訓練等專項能力;當兒童成長至3-6歲時,需要為進入小學生活做好準備,課程會提供平衡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綜合基礎能力的訓練,對于6-12歲學齡階段的兒童,課程則會從底層認知功能和功能行為表現兩個角度聚焦學業能力的提升。
完善的課程體系背后是教研團隊的專業支撐。據了解,此次飛帆中心組建了一支由國內國際兒童康復領域醫療及教育專家構成的研發專家團隊,團隊成員包括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博愛醫院副主任治療師龐紅、北大醫療腦健康行為發展教研院執行院長吉寧、中國優生優育協會嬰幼兒發育專業委員會委員李魯萍、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李芳、言語語言病理學家CCC-SLP李朝陽等,為康復服務及團隊提供科學全面的康復服務及課程研發指導。
深耕兒童康復行業,以專業能力樹業界“標桿”
近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出臺多項政策措施保障特殊兒童權益,鼓勵康復行業發展。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殘聯等23部門印發的《關于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就提出要“推進權利保障友好”:“推進殘疾兒童康復服務。協同推進兒童殘疾預防、早期篩查、診療康復,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擴大殘疾兒童康復救助項目及年齡范圍,提高救助標準,鼓勵公辦機構開展康復業務,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康復機構,加強康復救助定點服務機構管理”,明確對殘疾兒童的權利保障要求,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抓手,推動兒童事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兒童康復行業的“國家隊”,北大醫療腦健康由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及北大醫療產業集團共同設立,自2014年成立以來專注于兒童康復領域,是響應國家對保障特殊兒童權利的要求,也是回應特殊家庭對優質康復服務的期待。多年來,北大醫療腦健康承載著北大六院在臨床研究方向的前沿成果,致力于科研成果的轉化落地與兒童康復技術的本土化發展,7年間已幫助超8000名兒童,43%特殊需要兒童回歸社會環境。
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對特殊兒童的教育和幫扶需要全社會的關注。未來,北大醫療腦健康及“北大醫療腦健康飛帆兒童康復中心”將繼續集結行業優質力量,推動兒童康復服務高質量發展,助力特殊兒童享受平等權利,有尊嚴的活在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