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自閉癥兒子「折磨」20年,她用書記錄了這段經歷——


不到三歲的蒂姆被醫生確診為重度自閉癥患者——“得了自閉癥的孩子不會愛別人,他的一生都將成為別人的負擔。”醫生勸母親朱迪放棄治療!
愛子之心勝過世上一切的朱迪,堅信孩子有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
她堅持陪在孩子身邊,即便歷經離婚、求醫無門、就學困難等種種艱辛,即便不知耗費無盡心力的付出能否得到回報,也未曾言棄。一次偶然的機會,朱迪發現了蒂姆的繪畫天賦……
作者 | [澳]朱迪·夏普
編輯| 嗨腦仁
懷孕期:我祈禱一切平安
在去醫院檢查之前,我就已經知道自己懷孕了。
我的身體悄悄地發生著變化,雖然這種變化非常細微,但我仍然感覺到了。一件奇妙的事情正在發生。同時,我也逐漸體會到了一種責任感。
我見過很多的小孩子,但這個孩子不一樣,因為他是屬于我的。照顧他、保護他,這是我余生的責任。
和其他準媽媽一樣,我也常常為肚子里的寶寶擔憂。我很擔心懷孕的過程中出現意外,因為我的母親曾經有過幾次意外流產。
直到安全度過懷孕的前十二周,我才大大松了一口氣。但這時,我又開始擔心起別的問題。我很怕我的寶寶發育不健全或是有什么疾病。
我很擔心寶寶會患上唐氏綜合征,卻又沒有勇氣去做檢查。因為我實在不敢想象,萬一查出來寶寶患唐氏綜合征的概率很高,我該如何面對。我是寧死也不會把我肚子里的寶寶打掉的。
但同時,我又覺得自己無法承擔養育一個殘疾或身患重病孩子的責任。對那時的我而言,這種付出實在是不可能作出的犧牲。最終,我只好雙手交叉祈禱,希望一切平安。
盡管我的身體不斷發生著改變,我的肚子也越來越大,但這個寶寶對我而言似乎并不真實。我也覺得寶寶可能會有什么問題的想法不太真實。
我最可愛的兒子出生了
我的兒子出生于1988年5月9日。
分娩過程無疑是我所經歷過的最痛苦的事。但是,同其他人比起來,我所承受的疼痛還算是輕的。那天早晨我的羊水就破了,但是接下來沒有任何其他反應。
直到下午,我才感覺到肚子里面有動靜,然后產房的護士就開始忙碌起來。我還沒來得及思考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寶寶就生出來了。大約到了吃晚飯的時候,寶寶就已經躺在我懷里了。
我覺得我的孩子簡直是世界上最可愛的寶寶。
我愛他那玫瑰花蕾般嬌嫩的小嘴,微微上翹的小鼻子,還有潔白無瑕的皮膚。他是我見到過最完美的寶貝了。我高興得哭了起來,還一直不停地嘟嚷著:“快看啊,快看??!我有孩子啦!他簡直太完美了!”
我當時一定像個快樂的瘋子,甚至連醫生告訴我他是個男孩,我都沒有聽到。
產房的護士們把寶寶抱去稱體重、量身高。
我的兒子為何不和我玩
他是個漂亮的孩子,我也開始發現他喜歡的東西。
他喜歡水,而且我發現他喜歡玩泥巴,但他不愿意和我一起玩。他不會遞給我一把鏟子,讓我和他一起挖。他只是自己專注地做著手上的事。
但如果我走開,蒂姆就會跟著我走。
這讓我備受鼓舞,因為這意味著我的孩子希望我和他待在一起。他不和我一起玩,也不在我叫他的時候回答我,但他似乎希望我待在他旁邊。
蒂姆有時會用雙手摟住我的脖子,或者站在我身邊,靠在我的腿上,而且他經常親我,還會拍拍我的胳膊。他的眼睛如此迷人,但在我看來,他眼里常帶著悲傷的神情。我經常盯著蒂姆的眼睛看,想從他的眼里了解他究竟在想些什么。
我想知道怎樣才能讓他開心起來。
蒂姆十分依賴身邊事物的規律性,在特定的時間,必須做特定的事。他要電視整天都開著,調到7頻道,不管他看不看。到了下午,我就得把電視換到9頻道,因為他要看《兔八哥》——那是他最喜歡的節目。但我得不停地猜他想要的到底是什么。
別的孩子可能會哭,并且指著電視,或者說“兔八哥”,這樣你多少能得到一些提示。而蒂姆則是站在電視房的中間大聲尖叫,我只有瘋狂地查找到底出現了什么讓蒂姆不高興的事。
蒂姆很討厭穿鞋。我必須緊緊把他抱住,然后把鞋套在他的腳上。蒂姆每次都會大聲尖叫,就像我是用烙鐵燙他的腳一樣。穿鞋這件事搞得我們兩個人都很痛苦。
即使光著腳,蒂姆也很不情愿離開家。他會從我們出門一直哭到回家。他好像十分恐懼外面的世界。蒂姆越長大,這種痛苦的癥狀越明顯——外面的世界讓他感到焦慮。
在外面,我不能把薩姆放下來。
如果我試著放下薩姆,他就會把薩姆推回我的懷里。如果我打算坐下,他就會拉我的手,直到我站起來。我也不能把包放下,因為那就意味著我們得在外面待一段時間而不是立即回家。
如果我們去醫院,或是和其他人有約,坐在一個陌生的房間里,蒂姆無法忍受關閉著的門;他會夠著門把手使勁地扭,想要逃出去,就像是被困在房間里面一樣焦慮。他歇斯底里地哭喊著,如果我不理他,他就會變本加厲,愈演愈烈。
對我而言,出門實在是一種折磨,所以我盡量待在家里。
可是這樣也解決不了問題。就像不喜歡出門一樣,蒂姆也不喜歡有人來訪。他不喜歡訪客。如果有人來訪,他就會發瘋一般地在家里邊哭邊跑,不停地說著“再見,再見,再見,再見”,催著客人離開,把他們往門口推。有時候,客人一來他就倒下,蜷縮成一團暈過去。一旦我把客人送出門,他就會立刻醒過來。蒂姆的這種行為實在是古怪。
蒂姆快三歲的時候,還不會自己大小便。他不能一覺到天亮,也還沒學會說話,給他喂飯簡直是噩夢般的差事。
蒂姆很早就開始吃固體食物了。
他出生后,出現了所有新生兒可能會遇到的各種消化不良問題,并且常常伴隨著嘔吐或腹瀉。我擔心他營養不良,就讓他盡早適應固體食物。兩歲半的時候,蒂姆的食譜上只有巧克力、面包和雞肉,我想給他增加些別的東西,像是蔬菜、意面或水果,而他卻大聲尖叫,都快把房子叫塌了。并不是說蒂姆挑食,或者我慣著他,而是這些食物似乎讓蒂姆感到害怕或抑郁。
例如,他從來不接近棒棒糖。他也不喜歡果汁、冰激凌或者牛奶。似乎并不是這些東西的觸感,而是它們的顏色對蒂姆產生了影響。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蒂姆臉上厭惡的表情。由于某種原因,蒂姆特別害怕紅色的食物。
大家覺得蒂姆是個難帶的孩子,但我明白他們只是認為蒂姆脾氣不好,或者我這個媽媽不盡責。我心里很清楚蒂姆是個乖孩子,所以我只能責怪自己。要不還能怪誰呢?我不停地帶蒂姆去附近的醫院,想知道他到底怎么了。
確診了,自閉癥
“蒂姆得了自閉癥。”
專家停頓了一會兒,似乎在等待我們作出反應,但我們沒有作聲。
我下定決心不在他的診室里哭出來,但剛踏出大門,我就忍不住了。我把蒂姆抱在懷里痛哭流涕,哭得氣都喘不過來。我沒有停下腳步,但是悲傷、痛苦、絕望像潮水一般向我涌來。雖然蒂姆就在我的懷里,但我就像他已經死掉了那樣傷心。我對他的一切期望都化為了泡影。
那位專家所說的沒有任何希望——對我而言沒有任何意義。我知道蒂姆是會學習的,因為他已經學會了很多東西,并且一直在進步。他會走路,他會自己吃飯,他認識很多東西。他并沒有與這個世界隔絕開來。他對很多東西感興趣,只不過他所感興趣的東西跟其他小孩不同而已。他并不冷漠無情,他愛他弟弟。如果你了解他,你會發現他的性格很好。我知道他愛我,真的是這樣。
當我從那位專家的診所出來,把蒂姆放進車上的安全座椅時,他伸手擦去了我臉上的淚水。
隨著日頭西斜,我也漸漸下定了決心。我愿意為蒂姆做任何事。我是絕對不會同意那位專家對蒂姆的看法的。我們一定能夠找到辦法治好蒂姆。
開始治療(干預訓練)
恰曼女士給我引見了一位職業治療師,治療師向我們介紹了如何照顧孩子。他們會實施語言矯正療法、認知行為療法、職業療法和游戲療法。他們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幫助孩子成長。他們嘗試著盡量少讓孩子哭,幫助孩子建立人際交往,并對他們進行如廁訓練。
這些都是孩子們上學前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
蒂姆在上學前必須學會如何上廁所、洗手、整理書包和進食午餐。他還得學會對基本的指令作出反應,例如“過來”和“坐下”。同時,他還要學會安靜地坐著,和其他同學一起聽講——現在他總愛不時亂跑。SEDU的老師們會盡他們最大的努力教會蒂姆這些基本技能。
在治療師向我們介紹的時候,我眼角的余光看到蒂姆走向了一個梯子。
“別到那兒去,蒂姆,快過來。”我說道。他回到了我身邊。”“看看他,真聽話!”那位治療師稱贊道,”我們有時得花幾年來教會一個孩子聽懂這樣的指令,而蒂姆已經會了。他真是太棒了!”
這兒的整個氛圍真是積極而又鼓舞人心,我感覺自己像來到了天堂一樣。
蒂姆八歲的時候已經跟以前完全不一樣了,但他的自閉癥仍然會給我們帶來困擾。在學校的一些節日慶典和年終表演時,蒂姆常被要求進行一些舞蹈或其他表演。這些是他所不理解的,也讓他感到不舒服。有時,他會在特護教室發作,大聲尖叫,或者跑開。
蒂姆的大部分行為都得到了改善,但他仍然會不時出現一些極端行為。警察不止一次被叫來我家,因為鄰居聽到了蒂姆的尖叫,以為我在虐待他。這讓我十分尷尬。
愛上畫畫的蒂姆
蒂姆十一歲的時候告訴我,他長大了要當激光嘴超人。我完全不知道他說的是什么,我以為那是電視上的一個角色。接下來的幾個星期,蒂姆都在說著激光嘴超人的事。
一天晚上,我做晚飯的時候,蒂姆坐在廚房的桌子旁畫畫。我俯下身去看看他到底在畫什么。結果看到他的畫,我不由得捧腹大笑。
“這是誰?”
蒂姆說道:“激光嘴超人。”
蒂姆畫的這個超級英雄只是一個鋼筆畫的草圖,還沒有上色。在這張紙上,這個人物只是站著,但他身上似乎有種非??蓯鄱臇|西。他的腮幫子鼓鼓的,你看到他一定會覺得他很調皮。
我能看得出,蒂姆把他的創作拿給我看時非常自豪,這太異乎尋常了。以前,他只是自己想畫就畫,但從來不會跑來跟我說:“媽媽,看看這個。”給我看并不是他畫畫的目的。蒂姆知道他畫的激光嘴超人很滑稽,他很樂意看到我被逗笑。
從那以后,蒂姆就開始畫激光嘴超人的故事,還有一系列跟他相關的人物。有一個大惡棍的角色叫作彼得·霸特曼,還有些跟隨他的壞蛋,例如水泥人、番茄人,還有一種能夠在地下鉆行的車,叫作無敵震鉆車。蒂姆還畫了一幅畫,解釋激光嘴超人的超能力是從哪兒獲得的——一種叫作磁力晶石的石頭。
蒂姆的繪畫水平越來越高了,每個人都能明顯地看出他有這方面的天分。圣布蘭登小學的老師們紛紛開始對蒂姆的畫表示贊賞。剛開始,我并不知道為什么,當我看了其他孩子的畫之后就明白了。蒂姆的繪畫技巧已經大大超越了他的同學們。整個小學期間,繪畫是他最喜歡的科目。
那天,蒂姆像往常一樣去取郵件。他把那封信打開念了起來。
“親愛的蒂姆,祝賀你!“他讀道。
聽到這幾個字,我差點從椅子上摔下來。
蒂姆被選中代表澳大利亞參加VSA藝術節的繪畫組。有700多個人提出了申請,但只有四位年輕人獲選位來自美國的威斯康星州,一位來自愛沙尼亞,一位來自阿根廷,再就是來自澳大利亞的蒂姆·夏普!
突然之間,蒂姆從需要特殊護理的自閉癥患者變成了超級特別的藝術家。
這整件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舉辦方并沒有通過申請表了解蒂姆究竟哪方面有殘障。表格上的確有一欄是“你是否被認定為殘障人士?”但僅此而已,他們并沒有問蒂姆是什么方面的殘障或者他需要什么級別的護理,也沒有設定任何的限制。
VSA藝術節對任何生理或心理障礙的人都是開放的,這給了許多人參與的機會。蒂姆并不是因為得了自閉癥而被選上的,他被選上是因為評委們的確喜歡他的作品。這封信并不僅僅只是一個通知,而是一項真正的成就。我從來沒像現在這樣自豪過。
我又意外又欣喜,蒂姆也喜出望外。
我想過平凡生活的夢想被剝奪了。我想要的并不多,只是一個丈夫,一個家,和健康的孩子,但即使是這么簡單的希望也被現實打破了。我現在意識到,我得創造自己的夢想,跟以往不同的夢想。它不會那么容易實現,但絕不平凡。生活給了我第二次機會,我得緊緊抓住它。我要為薩姆、蒂姆和我自己創造另一個夢想。
我們在華盛頓見過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有藝術家、演員、其他身患殘疾的人、護工,還有喜愛蒂姆作品的人。沒有任何人問我住在哪兒,或者做什么工作,沒有任何人根據我的社會地位評價我,沒有任何人問蒂姆是哪方面的問題,也沒有任何人問他在哪方面受到了限制,或者他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這些人不關注蒂姆的缺陷,他們感興趣的是蒂姆的藝術才華。這是我們從來沒有感受過的寬容。我想要過的就是那樣的生活。
蒂姆在藝術中心展出了三十二幅畫,賣出了二十八幅。他的激光嘴超人T恤和賀卡實在太受歡迎了,很快就被搶購一空。
每天都有人對畫展大加贊賞。就像我們以往每次辦畫展的時候一樣,我可以看到蒂姆的自信隨著人們的稱贊日益增強。我還能看出這種自信在他的作品中表現了出來。每舉辦一次畫展,他的構思就更加清晰,色彩更加大膽,構圖也更有力??吹剿乃囆g才能仍然在不斷發展,我感到非常驚喜。
蒂姆歡迎所有來看畫展的人。
“你好,我是蒂姆。你叫什么名字?”他會這樣問,并伸出他的手。
他會寫上自己的親筆簽名,并且在自己的作品前擺好姿勢方便別人拍照。他表現得出人意料的優雅和彬彬有禮。長時間的對話和復雜的問題對他而言很困難,但他毫無怨言。他用自己的方式去應對這一切,別人要求他做的任何事,他也都樂意去做。
不要放棄對孩子的期待
對那些自閉癥患兒的父母,我想說的是,永遠都不要放棄對孩子的期待。
不是每個患自閉癥的人都有蒂姆那樣的創作天分,但是每個自閉癥患者首先都是一個獨立的人。
要相信這世上有獨特的東西,可以給你的孩子帶來快樂與幸福。
我們遇到過很多勇敢堅強的父母,正在堅持與自閉癥做斗爭。他們來見蒂姆,因為蒂姆鼓舞了他們。這讓我變得更加努力,希望幫助他們走得更遠,因為我很清楚蒂姆小的時候我有多絕望,多需要鼓勵。那個時候,我每天都像是在流沙之中掙扎著往上,不要陷下去。
我多希望那個時候的我知道我現在所知道的一切。我多希望那個時候有人告訴我,不管是三歲還是四歲,或者任何其他年齡,并不存在一個是否患有自閉癥的分水嶺。我多希望那個時候有人告訴我,沒有誰的答案是絕對正確的,沒有任何事情是絕對的。我多希望那個時候有人告訴我,耐心等待,那些小小的進步最終會積累起來產生巨大的改變,我做的任何事都是有益的,只不過不會那么快體現出來。我多希望那個時候有人告訴我,這一切都不是我的錯,我不需要自責。我多希望那個時候有人告訴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我的情緒陷入低谷的時候,常常有人溫言善語地鼓勵我。他們也許并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我們生活產生的巨大影響。那些話對我是極大的鼓勵,我覺得我們應該將這些善意多多散播出去。
有時,我真希望自己能像他一樣。
蒂姆說的都是他內心真實的感受。他不需要隱瞞,這對他來說很簡單。他有非常敏銳的直覺,可以看到所有事物好的一面。在他身邊,你會感到很舒服。他的陪伴不會讓你感到厭煩或者疲憊。他會一直讓你感到開心。蒂姆很單純,他活在當下,不去擔心還未發生的事。他領悟了生活的真諦。
所以我也試著不去為將來的問題擔心。我把精力都放在當下和蒂姆的生活中,一切都寧靜祥和。能夠靜靜地坐他身旁,拉著他的手,知道他愛我,并且他也知道我愛他,這一切多么美好。
“我們是個出色的團隊,媽媽。”蒂姆常常說。我絕對贊同。
注:以上內容摘錄自書籍《幸福雙響:從自閉癥孩子到知名藝術家》,作者是[澳]朱迪·夏普,原版屬于原作者。
網絡中一直流行這樣一句話:“要理解生活,你只能回頭看;而要生活得更好,你只能大步向前。”
朱迪·夏普作為一位單身媽媽,陪伴著兩個孩子,與自閉癥病癥戰斗了20年,她希望將此段經歷記錄并分享,希望同路的家人們不要氣餒,一路往前。
記住,一切都會好起來的!